法律法规

LAWYER NEWS

首页>法律法规

技术人员离职删除聊天记录引发劳动争议案

发布时间:2024/6/23       访问量:261
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电子数据在劳动争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员工在离职过程中对电子数据的处理,不仅关系到个人权益,也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法律风险。本文通过分析一起技术人员离职时删除聊天记录的案例,探讨劳动法在处理电子数据方面的应用。

 

案情简介:

李明(化名),男,35岁,自2018年起在某知名科技公司担任高级技术工程师。2023年4月15日,因个人职业规划,李明向公司提交了书面辞职申请。在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,李明在2023年5月10日删除了自己工作电脑上的所有聊天记录,包括与项目开发和团队沟通相关的通信记录。

公司在进行离职检查时发现了李明的行为,并认为这些记录可能包含对公司不利的信息,如客户反馈、技术漏洞等。公司认为李明的行为涉嫌隐匿证据,于2023年5月15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,要求李明赔偿因删除记录可能造成的商业损失,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 

法院判决:

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,李明在未获得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删除工作相关记录,违反了公司内部关于数据保护的规定。但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具体损失的数额,考虑到李明的行为未导致公司直接经济损失,仲裁委员会裁决李明赔偿公司损失费8000元,并要求公司在今后的劳动合同中明确对电子数据的处理规定。

 

律师分析:

本案中,李明的行为虽未直接导致公司经济损失,但反映出员工对电子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足。电子数据作为现代劳动争议中的重要证据,可能涉及商业秘密、知识产权等敏感信息。劳动者在离职时应谨慎处理工作相关的电子数据,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。

 

关联知识问答:

 

法条链接: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七条: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,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

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三条:电子数据是证据的一种。

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第六条: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

 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六条:隐匿、毁弃、伪造、涂改或者隐匿证据,情节严重的,追究刑事责任。

 

员工在离职时应妥善处理电子数据,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法律风险。同时,公司也应建立完善的电子数据管理制度,明确员工在离职时应遵守的数据处理规范,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。通过本案,我们可以看到,合理管理电子数据对于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微信扫码联系客服

联系人:胥家山律师(助理)

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216号金城大厦A区22楼

南京法之盾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 苏ICP备11004779号-97 丨 本站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果涉及版权问题,请按网站上公布的联系方式告知删除!
top